
玻璃房里新出生的小麻雀。市民供片
“头一回碰到这种怪事,没想到已经是冰天雪地的12月份,麻雀竟然还能‘抱窝’,而且有3只成活的宝宝现在都出巢了!”28日,兆麟公园鸳鸯守护人、市民车春虎兴奋地告诉记者,兆麟公园内的玻璃房住进了一窝幸运的麻雀,并诞下3只小宝宝,现在雏鸟都能独自飞出巢觅食了。
上百只麻雀
因雪躲进公园玻璃房
“等了好多天,今天我终于逮住个机会,用手机抓拍到了这几只新出生的‘黄嘴丫子’。”车春虎说,这一对“好孕”的麻雀,是11月中旬哈尔滨的那场大暴雪时住进公园的玻璃房里的,“当时因为雪下得特别大,约有上百只麻雀都躲进了玻璃房,因为屋里有暖气,还有充足的食物。”
因为平时大雨大雪等极端天气,都会有小鸟飞入这座玻璃房“避难”,所以车春虎也没过多注意。可雪后绝大部分的麻雀都飞离了玻璃房,只有10余只还“赖着不走”,有的“淘气包”还在屋内房梁的保温防水泡沫层上“叨”出了洞,筑窝开始“谈恋爱”了。心细的他数了数,一共有3个鸟巢,可接下来一连观察几天也不见有啥动静。
玻璃房里传喜讯
麻雀夫妇生下3只宝宝
直到12月16日,当车春虎再次来到玻璃房时,“玻璃房内传喜讯”,他听见了刚出生的雏鸟的叫声。但由于麻雀夫妻将巢筑得太过隐蔽,无法看到新生的“小家伙”长啥样。
28日上午,车春虎终于抓拍到了小麻雀,一共有3只,嘴部都是黄色的,这是新出生的雏鸟最大特征。3只雏鸟都活泼可爱,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,正在熟悉自己的出生地环境,也与玻璃房内的其他“常住居民”——野生鸟类试图“联络感情”。
车春虎是兆麟公园的“鸳鸯守护人”,常年坚守在公园内保护包括鸳鸯在内的野生动物。他说,从2016年起公园内的玻璃房就成了救助野生鸟类的“过冬房”,屋内有地热,温度能保持在13℃,现在玻璃房内住着鸳鸯、孔雀、斑嘴鸭各1只,再就是这几只小麻雀了。
“在冰城寒冷的12月份还有麻雀繁殖后代的现象,我真是头一次见到,目前只发现这一窝成功了。”令人兴奋的是,现在这3只新生的小麻雀都已成活了。车春虎现在每天早上6点半就赶到玻璃房,准备一些小的面包虫喂给麻雀吃。“这些鸟粮有小米、杂粮、面包虫等,是‘鸳鸯粉’爱心人士捐赠、兆麟公园提供和我个人花钱买的,能够满足在玻璃房内过冬的这些鸟类的需求。”车春虎说。
麻雀寒冬生育十分偶然
记者采访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许青,他说,麻雀一般都是每年4月份左右开始繁殖,一年能生下2到3窝雏鸟,这种发生在寒冬季节生育的情况具有较强的偶然性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玻璃房采光特别好,日照时间长,在周围的光照等影响下,刺激了麻雀体内性激素的分泌,造成它又开始恋爱和繁殖。另外,玻璃房的温暖环境十分适宜,有充足的食物供给,也解决了麻雀的“后顾之忧”。